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选题背景21.1.1 乡村振兴战略激励了多路径乡村发展的探索21.1.2 旅游驱动乡村发展成为各地常见的路径选择41.1.3 城市周边乡村的发展涌现出新的研究命题51.1.4 乡村发展路径的学理探讨和实证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71.2 研究目标与内容91.2.1 研究目标91.2.2 研究内容101.3 选题意义111.3.1 理论意义121.3.2 实践意义131.4 研究方法15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192.1 乡村发展路径研究进展202.1.1 乡村发展相关研究进展202.1.2 乡村发展路径的相关研究进展242.1.3 城市对乡村发展路径影响研究272.1.4 景区对乡村发展路径影响研究312.1.5 乡村发展路径研究总体述评332.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362.2.1 生产要素理论与乡村发展研究36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与乡村发展研究422.2.3 路径依赖理论与乡村发展研究472.3 本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52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实施553.1 案例地选取563.1.1 案例地典型性说明573.1.2 案例地概况593.2 数据资料的采集613.2.1 事件资料采集613.2.2 文本资料采集623.3 数据资料分析65第四章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的路径选择674.1 景区介入与乡村转型:慕田峪村发展路径选择684.1.1 初始路径选择:依托长城景区开发的初步发展694.1.2 二次路径选择:外来经营者影响下的国际文化村建设734.1.3 三次路径选择:景中村的形成与乡村转型调适804.2 精英主导与国际视野:北沟村发展路径选择864.2.1 初始路径选择:乡村精英回流主导下村庄环境改造升级864.2.2 二次路径选择:农业乡村依托长城景区跨越式发展914.2.3 三次路径选择:国际文化村建设向国际休闲度假乡村964.3 从传统生计到多元发展:田仙峪村发展路径选择1014.3.1 初始路径选择:从传统农业转型水产特色养殖1014.3.2 二次路径选择:从单一水产养殖到多元乡村旅游业1034.3.3 三次路径选择:从多元乡村旅游业到农村休闲养老1104.4 发展滞后到谋求振兴:辛营村发展路径选择1164.4.1 初始路径选择:传统第一产业经济的发展1164.4.2 二次路径选择:开始谋求乡村旅游发展1184.5 慕田峪村、北沟村、田仙峪村和辛营村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1214.6 本章小结128第五章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的形成机制1305.1 城市溢出效应对乡村发展的影响机制1315.1.1 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变化:从观光到休闲1315.1.2 城市资本流动对乡村发展的影响1355.1.3 人力资本流动对乡村发展的影响1465.2 景区辐射效应对乡村发展路径的影响机制1545.2.1 景区开发初期:对单个乡村初始发展路径的改变1555.2.2 景区转型升级:从单个乡村到长城国际文化村1585.2.3 景区公司所有权转变:以景区为辐射的区域旅游发展1615.3 “城市—景区”双驱发展模式下的政策协同影响机制1645.3.1 政策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影响1645.3.2 政策对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的影响1655.4 “城市—景区”双驱发展模式下的乡村内部响应机制1675.4.1 生产组织方式的响应1675.4.2 乡村环境空间的响应1685.4.3 乡村社会文化的响应1695.5 本章小结170第六章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模式与干预优化1736.1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的路径模式1746.1.1 “景区主导—城市辅助”驱动型乡村发展路径:慕田峪村1756.1.2 “城市—景区”并重驱动型乡村发展路径:北沟村1766.1.3 “城市主导—景区辅助”驱动型乡村发展路径:田仙峪村1776.1.4 “城市—景区”双重弱驱动型乡村发展路径:辛营村1796.2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的干预机会1806.2.1 干预机会的概念及其解释力1806.2.2 干预机会一:区域发展主导产业的推动1826.2.3 干预机会二:回流的乡村精英的引领1836.2.4 干预机会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政策的推动1866.3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路径模式的优化管理1886.3.1 “城市—景区”双驱型路径模式的优化机制1886.3.2 “城市—景区”双驱型路径模式的优化方向1906.4 本章小结191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937.1 研究主要结论1947.1.1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呈现非线性、多元化发展演化过程1947.1.2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以土地利用的空间演变扩大呈现1957.1.3 乡村发展路径演变受城市溢出、景区辐射和乡村响应共同影响1977.1.4 区域产业调整、乡村精英、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干预机会1987.2 研究的理论贡献2007.2.1 提出“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理论分析框架2007.2.2 明确“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多元路径动态竞争的非线性发展过程2027.2.3 揭示“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的干预机会及其作用机制2027.3 研究局限与展望2037.3.1 研究局限2037.3.2 未来研究展望204附录A 访谈提纲206附录B 受访者基本信息209参考文献216
前 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旅游业蓬勃发展持续冲击着乡村,同时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带动着乡村的建筑和基础设施不断更新、乡村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乡村本身要素禀赋的异质性,城市和旅游发展对乡村资源汲取方式的差异,必然使乡村形成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处于城市周边、邻近景区等特殊区位条件下的乡村,它们同时受到城市和景区旅游发展的辐射作用,乡村的多重功能与多重价值得以激活,乡村的发展随之呈现路径分异。城市近郊型乡村、景区周边型乡村是以往乡村发展研究中重要的单一视角概念界定,仅仅考虑了城市或景区单一视角下乡村发展的影响,尚未考虑到乡村、城市、景区三者之间互动的频繁性、复杂性和多元性。在这种多元复杂的关系交织中,乡村在城市、景区的共同干预下,往往存在多路径选择,而乡村如何做出路径选择、为何选择相应的发展路径目前尚不明确。基于此,本书将乡村发展置于城市、景区互动发展的整体框架中,试图从生产要素、区域空间结构、路径依赖等理论视角,剖析乡村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流动重组,分析乡村与城市、景区交互过程中乡村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变更,阐释乡村打破单一路径依赖形成路径分异的动态过程。本书选取了北京市怀柔区“长城国际文化村”所包括的慕田峪村、田仙峪村、北沟村和辛营村四个行政村作为研究案例地,基于生产要素、区域空间结构、路径依赖等相关研究视角,对案例地进行实地调研、深入访谈及资料收集和整理,通过分析四个案例村在不同时间截面发展路径的演变情况,探索乡村发展路径的道路分岔口以及形成过程。重点围绕“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的动态演变过程、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和干预机会四个核心研究内容展开。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过程如下:首先,通过梳理四个案例村的发展脉络,剖析阶段性发展转变过程中呈现的多元化、动态化的路径选择;其次,探索不同时间截面乡村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探索案例村在城市溢出、景区辐射和乡村响应共同作用下其发展路径的分异以及形成机制;最后,面向“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思考分析未来发展过程中关键的干预机会及优化策略。具体而言,前三章主要介绍了研究选题的背景意义、梳理乡村发展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厘清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边界、阐述了研究选择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表明了研究案例的典型性和具体研究路线与方法;第四章重点分析了四个案例村发展演变的历时性过程与路径选择特征;第五章总结“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形成机制;第六章分析“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中的路径模式及其干预优化;第七章阐述研究结论、理论贡献,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本书主要提出的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景区和乡村自身等多元力量共同驱动乡村发展路径呈现出非线性、多元化的发展与演变特征。“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在内外部多重力量综合作用下,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过程以及多维性发展特点,并在同一区域内分化为不同的动态转型过程,形成了区域内差异化、分异化的发展路径。(2)“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是以土地利用空间演变的扩大呈现。土地作为乡村地区首要的资源,土地利用的变化实际上是乡村发展路径演变的缩影,空间形态、乡村聚落风貌和乡村经济形态都映射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之中。土地利用的空间演变也回应了城市与景区作为区域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周边地区的增长具有带动作用。(3)“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是城市溢出、景区辐射和乡村响应共同作用形成的,城市、景区的动态发展,对乡村发展的影响也是动态变化的。城市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变化、资本和人力的流动三个方面;景区辐射升级导致对乡村发展辐射影响范围呈现出点线面的扩散趋势;于乡村自身而言,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的响应和政策体系的协同作用都影响着乡村发展路径的演变。(4)“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选择大致分异为“城市主导—景区辅助”驱动型发展路径、“景区主导—城市辅助”驱动型发展路径、“城市—景区”并重驱动型发展路径、“城市—景区”双重弱驱动型发展路径。不同乡村发展路径下的城乡关系、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表现出巨大的差异。(5)区域产业调整、乡村精英回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干预机会。乡村发展没有终点,只有起点,也就意味着,乡村的发展最终会突破路径依赖,实现路径创造和路径生产。对于乡村未来的发展,研究发现,乡村在城市和景区多元互动中,将面临区域产业调整、乡村精英回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实施等一系列关键干预机会。本研究尝试的创新在于:(1)揭示了“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的路径选择,提炼出了“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的四种路径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基于单一视角审视乡村发展的理论模式,为乡村发展的路径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2)构建和验证了“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选择的分析框架,并揭示了乡村发展中多元路径动态演化的非线性发展过程,为“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提供了路径分析工具;(3)明确了城市、景区对乡村发展路径选择的外部性作用,揭示了“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的干预机会及其作用机制,为“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的过程调控提供了依据和方向。刘 鲁 2023年11月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01168)——“乡村旅游空间的生产:特征、机制与效应”的研究成果。
刘鲁 ---------------------------- 刘鲁,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刊》编辑部资深编辑,主要从事乡村旅游、历史街区更新和保护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01168)——“乡村旅游空间的生产:特征、机制与效应”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旅游业蓬勃发展持续冲击着乡村,同时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带动着乡村的建筑和基础设施不断更新、乡村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乡村本身要素禀赋的异质性,城市和旅游发展对乡村资源汲取方式的差异,必然使乡村形成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处于城市周边、邻近景区等特殊区位条件下的乡村,它们同时受到城市和景区旅游发展的辐射作用,乡村的多重功能与多重价值得以激活,乡村的发展随之呈现路径分异。本书将乡村发展置于城市、景区互动发展的整体框架中,试图从生产要素、区域空间结构、路径依赖等理论视角,剖析乡村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流动重组,分析乡村与城市、景区交互过程中乡村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变更,阐释乡村打破单一路径依赖形成路径分异的动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