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Information

再见智人:技术-政治与后人类境况

丛书名

作者吴冠军 著

版次1

书号35266

ISBN9787301352663

字数398千字

开本

页数612

出版年2024

定价¥108

导论 再见智人:人类主义的黄昏/ 00现在,人们眼里不再只有人。人类主义框架,被尖锐地撕开了一道缺口。第一节比人类更懂策略、更有知识、更会创作/ 00第二节人类主义/人类例外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0第三节新启蒙主义抑或后人类主义/ 0第四节后人类主义地平线上再见智人/ 0第一章智能与智慧:器官学研究/ 0“神人”的诞生,是智人丧失政治智慧,只剩技术智能所导致的结果。引言人类文明的“两把钥匙”/ 0第一节重思技术:作为“赛博格”的人类/ 0第二节重思政治:两次险些“被灭”的人类/ 0第三节重思技术政治(I):从智人到智城/ 0第四节重思技术政治(II):当代智人的去智化/ 0第五节智人与人工智能:构建共同体的两种模式/ 0结语智人的“共同命运”/ 0第二章大语言模型的信任问题:技术政治学研究/ 0在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加速时代,信任却处于深重的危机之中。引言技术政治视野下的信任问题/ 第一节资本逻辑下的信任之殇:“机器末世”已在门口? / 第二节探究大语言模型的智能(I):自注意力与规模/ 第三节探究大语言模型的智能(II):语言与神经网络/ 第四节两个人类主义工程:价值对齐与机械可解释性/ 第五节作为政治智慧的信任,及其当代危机/ 结语在人工智能时代重铸信任/ 第三章智能与速度:竞速学研究/ 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人工智能时代”,恰恰是“智人”正在加速丧失自身之“智”的时代,人类文明正在全面陷入系统性愚蠢。引言人工智能时代的“乐戴分子”/ 第一节速度与激情:生物化学算法遭遇竞速革命/ 第二节速度与暴力:永恒“紧急状态”下的速度专政/ 第三节人工非智能:从格林斯潘到“特朗普世” / 第四节系统性愚蠢与“纳什均衡”/ 结语作为爱智慧实践/贡献性实践的哲学/ 003004第四章竞速统治与后民主政治:政治哲学研究(I)/ 人类的“个体”,变得无关紧要;而后人类的人工智能算法、芯片与大数据,才是“至关重要”的。民主权力正在被算法权力取代。引言从热词到关键词/ 第一节作为“行动元”的人工智能/ 第二节竞速统治与全面赋闲/ 第三节“不被需要”的政治困境/ 第四节算法权力、采集经济与民众时代的黄昏/ 第五节后民主政治:算法偏见与神圣人/ 结语重新激活政治哲学/ 第五章爱、算法与后人类:政治经济学研究/ 在大众文化中,爱被视为算法所未能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引言爱:后人类境况中的“人性”?/ 第一节算法与奇点:爱、死亡、机器人/ 第二节婚姻算法:经济学家、算法工程师、程序员/ 第三节均衡状态:今夜无人出轨/ 第四节为爱痴狂:当算法遭遇“一心人”/ 第五节“人类高质量男性”与平台资本主义10/ 第六节智能化速配:算法革命与平台资本主义20/ 第七节两种怪物:爱和算法黑箱/ 第八节真话代言人与第三个黑箱/ 第九节算法偏见、系统性愚蠢与“后人类”大他者/ 结语AI:后人类境况中的大他者/ 第六章斆、创造与后人类:教育学研究/ 如果在未来,许多人都将成为“无用阶级”,教育对于我们还意味着什么?引言从两性之爱到代际教育/ 第一节当代中国“教育焦虑”与后人类未来/ 第二节后人类境况:教育终结抑或终身教育/ 第三节冲破表征主义:教育实践的激进更新/ 第四节重思教育:非人类与人类交互触动的实践/ 第五节返回中国:先秦教育思想的激进化/ 结语中国教育实践的“古今之变”/ 005006第七章机器人与“人类学机器”:政治哲学研究(II)/ 在那正快速到来的“智能时代”,“无用阶级”将被排除出来,而高贵的“赛博格”对“无用阶级”做出的任何行为,都将变得正当。引言奇点临近:对人类主义的反思迫在眉睫/ 第一节暗含于人类世中的“维度变化”/ 第二节纳粹政治:“人类,太人类了”/ 第三节“人类学机器”的变态内核/ 第四节“善智”:人类主义“价值”的不善/ 第五节人工智能正“走向坏的一面”?/ 第六节“赛博格机器”所制造的“超人类”未来/ 结语从20世纪犹太人到未来“无用阶级”/ 第八章技术与生命:技术哲学研究/ 人类世的困境就在于:人类这种“超级生命”,切实地影响到了地球这个“超级有机体”。引言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什么是技术?/ 第一节进入了“技术统治”的时代?/ 第二节技术与生命(I):负熵性复杂化/ 第三节技术与生命(II):生命以负熵为食/ 第四节技术与生命(III):抗拒必死性的努力/ 第五节宇宙尺度上的技术哲学(I):熵学/ 第六节宇宙尺度上的技术哲学(II):出走/ 第七节行星尺度上的技术哲学(I):盖亚/ 第八节行星尺度上的技术哲学(II):熵世/ 第九节重启“人化”:从智人到负熵人/ 第十节在“特朗普世”中思考人类技术/ 结语从无机物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图景/ 尾论大语言模型时代的知识实践/ 在后人类主义的地平线上,我们仍然可以保有我们的智慧,仍然可以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智人”。引言跨学科研究何以必要?/ 第一节后人类知识实践者:作为通家的专家/ 第二节“离身认知”与语言学转向/ 第三节论知识实践的原创性(I):纯粹潜能/ 第四节论知识实践的原创性(II):量子思维/ 第五节知识的后人类杂交与非现代杂交/ 结语再见智人,在大语言模型时代/ 后记在爱(AI)智能爱智慧的道路上/ 智慧为什么值得去爱?征引文献/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大众文化作品索引/

版权所有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京ICP备090725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97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