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二节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第三节研究理论与适用性分析第四节研究内容与可能创新点第二章秘书职业: 流变、类型与岗位特色第一节秘书职业的流变第二节秘书职业的类型第三节秘书职业的特点第三章素质指标: 案例、访谈与理论分析第一节通过典型案例抽取能力素质指标第二节通过理论分析抽取能力素质指标第三节通过书面访谈抽取能力素质指标第四节通过问卷调查抽取能力素质指标第四章能力模型: 构建、检验与权重确定第一节秘书职业能力模型的初步构建第二节秘书职业能力模型的实证检验第三节秘书职业能力模型的权重确定第四节秘书职业能力模型的最终确定第五章应用策略: 培养、培育与生涯发展第一节秘书专业教育的应用策略第二节秘书职业教育的应用策略第三节秘书管理实践的应用策略第四节秘书自身发展的应用策略第六章结论与展望第一节主要结论第二节研究展望附录附录一: 秘书职业能力调查问卷附录二: 秘书职业能力书面访谈问卷附录三: 秘书职业能力深度访谈提纲附录四: 秘书学专业社会需求市场调查问卷附录五: 首都师范大学秘书学专业2023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附录六: 首都师范大学秘书学专业2021级(大类招生)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文献
序 言秘书是一项延续了数千年的职业,在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以不同形式存在。自夏朝“太史令”管理公务文书典志,到商朝“太史寮”,西周细分至“五史”,汉代以降,秘书工作固定为掌管奏章、辅助管理的一种职业。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秘书工作也是随着部落或国家管理工作、文书记录工作的出现而产生的。如今,世界有名的跨国性秘书职业组织成立于1942年,原名美国全国秘书协会(National Secretaries Association,简称NSA),1981年改为国际职业秘书协会(Professional Secretaries International,简称PSI),是世界上27个国家和地区交流秘书工作经验的中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秘书成员汇集互通信息的阵地。该协会创建了三种刊物: 《秘书》《秘书工作范例》《职业秘书道德准则》,分别介绍秘书工作方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动态和新技术,对秘书职责的共同特性进行了相应的总结,也在一定程度上制定和宣扬秘书的职业行为标准,体现西方情境下秘书的职业道德观念。发展至今,西方国家对于秘书的分类、分工已经相对明确,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职业、职位。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也有相对应的较为具体的要求,如在个人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层面分别进行规划要求。例如,美国劳工部在对于秘书的招聘中有行政助理、行政协调、行政秘书、执行秘书、办公室经理等诸多分类,对于不同职位的秘书有明确且不完全重叠的能力与知识要求。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现代秘书学的教学与研究已有四十余年历史,但秘书专业化人才的教育培养仍然处于不断探索的初期阶段,尤其是对于秘书的职业素质与要求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化,对于职业的定位和秘书从业人员的定位也不够确切。本书结合调查数据并引用了“KSA模型”对秘书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基于“胜任特征理论”与“能岗匹配原理”,尝试构建并验证中国情境下的秘书职业能力模型。本书所构建的秘书职业能力模型由3个维度52项能力素质指标构成。3个维度分别为岗位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具体来看,岗位知识维度包含15项能力素质指标。其中,核心要素4项,分别为外语应用、语言文学、法律知识以及礼宾接待;基础要素8项,分别为历史地理、政治哲学、调研知识、数学统计、宗教文化、信访知识、秘书学知识以及人力资源知识;个性化要素3项,分别为人员选拔、编程知识与客户需求评估。专业技能维度也包含15项能力素质指标。其中,核心要素4项,分别为保密技能、清晰陈述、主动服务与积极聆听;基础要素9项,分别为阅读理解、办公技能、语音识别、监控技能、会议组织、时间管理、公文写作、档案管理以及形象管理;个性化要素2项,分别为书法技能与驾驶汽车。职业素养维度则包含22项能力素质指标。其中,核心要素4项,分别为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与心理调适能力;基础要素18项,分别为信息收集能力、社会洞察力、鉴别能力、决断能力、公关能力、策划能力、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灵活分类能力、领导能力、抗压能力、组织能力、统筹能力以及危机处理能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如本书所解码的秘书职业能力素质模型所示,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便是秘书工作者的语言文字、表达陈述、心理调适、主动服务与保密能力等。而在培养秘书人才的过程中,不同培养单位则需要注重从不同方面进行综合培养: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应该增强对学生的认知培养、提升学生的角色融入,进一步加强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坚持实践导向,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作为向中小企业以及各单位输送秘书类初级人才的重要来源,则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注重提升学生对于未来工作的适应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考核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工作接受能力强、职业能力强的秘书人才。秘书学专业学生迈向职场,进入各类用人单位之后,都会面临不同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情境。各用人单位及其管理者则应该依据企业目标、组织期望以及秘书人员的内在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秘书人员的“选” “用” “育”工作,进一步明确自身的选人标准、用人效果以及育人渠道。同时,对于广大秘书从业者来说,则可以主动对标本书所解码的秘书职业能力,检视自身差距,发现自身不足,厘清补缺思路,从而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树立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最终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本书基于2014年获批的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秘书职业能力模型建构与秘书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笔者曾于2018年4月26日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新时代秘书专业教育和秘书工作研讨会”上,就本研究的初期成果做专题分享,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此项研究在国内尚属首创,本书所尝试构建并验证的秘书职业能力模型能够为高等学校与职业院校秘书学专业教育模式改革、课程体系调整以及培养质量评估提供依据,也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选”“用”“育”工作提供思路,还能够为广大秘书从业者的职业选择以及职业发展提供借鉴。当然,本书仅是有关秘书职业能力未来发展方向的尝试之作,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成熟之处,敬请专家校正,待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步完善和改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闫巩固教授、尚贤进邦(北京)咨询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高喜乐对本书的模型建构给予指导和支持。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苏伟琳参与本书第五章的撰写。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13级文秘专业学生徐梦姗,14级文秘专业学生戈戈、郭昱、郭雨涵、黄渝婷、华佳莹、任一鸣、李娜、李静、李美林、孙艺维、石燕、吴亦菲、徐笑楠、岳超、闫新叶、周怡谷,17级文秘专业学生宋竺芯参与课题研究,并在资料收集、调研访谈、数据整理等工作中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19级秘书学专业学生王涵玉在本书的参考资料整理与校对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后向在本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表示衷心感谢。在本书编辑出版的过程中,首都师范大学秘书学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4号)]。2023年6月,首都师范大学获批设置秘书学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国务院学位办〔2011〕12号),使首都师范大学成为北京市唯一一所具有秘书学本硕培养体系的学校,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带来新的契机。2023年9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后挂靠首都师范大学,秘书处设在文学院,本书作者担任新一届秘书长,彰显首都师范大学在秘书学理论及实践研究中的地位,为秘书学的学科发展搭建国家级平台。谨以此书作为贺礼。
创新性——通过科学实证、调研分析的方法构建秘书职业能力素质模型,并探究教学培育与职岗发展新路径。理论性——模型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简洁高效,并具有扩展性,易于教育、管理、个性发展各维度的应用操作。应用性——分析样本源自教育培养与职业工作经验的整合分析,对标职岗育人与具体工作实践,具有指导启发意义。
张轶楠,传播学博士、传播心理学硕士,中加工商管理学院EMBA,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秘书学系主任、副教授。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传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获得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IPMA)、中国高级心理测量师及心理咨询师认证。曾多次主持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咨询及人才测评、选拔与盘点项目。
本书围绕“秘书职业能力”这一研究主题,基于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的基本逻辑,以胜任特征理论、KSA理论模型、能岗匹配原理为理论基础,通过文本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经验归纳等研究方法,尝试解码中国社情下的秘书职业能力结构与要素,并做出具体的分级行为描述,建构出包含岗位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的秘书职业能力金字塔模型。同时,从秘书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实践以及秘书自身发展四个角度提出了秘书职业能力模型应用策略,以期为现阶段我国秘书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组织使用以及秘书从业者自身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