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编 教 师 道 德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3第一节 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 5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范畴 19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 31第一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33第二节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40第三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4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下) 53第一节 教书育人:教师的基本职责 55第二节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4第三节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69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问题 79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常见的道德问题 81第二节 教师职业倦怠与师德困惑 91第五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炼 97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炼的意义、目标与内容 99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炼的途径和方法 107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炼的原则与境界 113下编 教育法律法规第六章 教育法基础125第一节 教育法概述127第二节 教育法的制定、实施和监督131第三节 教育法律关系134第四节 教育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139第七章 国家——依法治教145第一节 依法治教概述147第二节 国家的权利与义务153第三节 教育行政管理158第四节 教育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162第八章 学校——依法治校166第一节 依法治校概述168第二节 学校的法律地位概述170第三节 学校的权利与义务173第四节 学校的管理179第九章 教师——依法执教187第一节 教师的法律地位189第二节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191第三节 教师的管理制度197第十章 学生——权益保护207第一节 学生的法律地位209第二节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213第三节 未成年学生的权益保护216
德者,本也。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师德是为师之根本要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人们常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师的职业赞为“太阳底下高尚、神圣的职业”,这实质上是对教师道德品质的高度赞美。人们之所以对教师有如此高的评价和称赞,是因为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师德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基本特点,更直接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教育目的。在当代中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法治建设进程的扎实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好的教师不仅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而且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法律法规意识。换言之,教师的职业行为不单要由道德来调节,同时也处于教育法律法规的调节之下;不仅要合情合理,而且要合法守法。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要靠法律保障。只有增强教师的法治观念与法治思维,增强依法治校的意识,提高依法执教的水平,才能推进现代学校治理的法治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于2024年8月6日发布。该意见提出,经过3—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为积极顺应当前基础教育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的新形势,承载教师教育与立德树人课程改革的新使命,进一步加快推进教师教育工作的新变革与新转型,全面落实教师教育培养方案与目标,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四有”好教师,我们在多年教师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教师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这本书。“教师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是以全面提升师范生的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素质为指导思想,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精神,贴近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注重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整合,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在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本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侧重“教师道德”这个主题,主要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提出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大道德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同时讨论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常见的一些道德问题。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新时代师德修炼的目标、途径等。下编关注“教育法律法规”这个主题,系统介绍了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即以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与范畴为知识基础,建立了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主线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四个不同而又相关联的主体角度,重点探讨了国家——依法治教、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学生——权益保护等问题。这也是教育法律法规部分的重点内容。本书在策划与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体现三个特点。(1)实用性。本书符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需要,满足师范生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师入职考试及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紧贴教师教育工作实际,选择与教师教育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加以讨论。(2)学术性。本书符合教师发展规律和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理论高度与深度,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彰显教师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学术性。(3)精品性。我们致力于培育精品教材,强化编写质量,力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学科与课程特色。我们在编写时,着重坚持三个统一:一是将学科的理论体系相对完整与适应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基本需要及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结合起来(内容的完整性与时代性)。二是师德修养与教育法律法规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相统一(知识与能力)。突出以学生为本,重在反思与批判,试图在介绍相关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使学生反思与批判现实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提高从教者的道德水平并增强其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依法治校与执教的思想观念和法治智慧。三是内容的系统性与实用性的统一。遵循认知规律,增强了内容的系统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内容的实用性。本书自2016年出版以来,重印20余次,被全国多所师范院校选用,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应对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新标准和新要求,及时掌握党和国家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行为的新规定、有关教育法规的新内容,在教育改革与发展新思维、新愿景、新变革、新形势的催动下,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主要有四个变化:(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统摄全书,删除了部分过时的观点与内容;(2)突出、强调了各章教学目标、重点内容、学习方法等,增加了知识导图,体系、结构、思路更加完整,便于师生教学;(3)在章后增加了一些与本章知识点相关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且学且思,且思且行,利于课证融合;(4)更新了书中涉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内容,补充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相关解读,顺应变革,与时俱进,立足于时代发展。本书是长期从事教师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专家、学者集体劳动的智慧结晶。全书章节体系由主编杜德栎教授、任永泽博士策划设计,在征求和论证其他编写人员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确定。本次修订工作是在原书基础上,各位作者对全书进行了全面、认真的修改。前言、第一章由华南师范大学杜德栎教授修订;第二章、第三章由嘉应学院庄可教授修订;第四章、第五章第一、三节由嘉应学院罗九平副教授修订,第五章第二节由嘉应学院胡梅讲师修订;第六章至第八章由嘉应学院任永泽博士修订;第九章、第十章由嘉应学院张登山副教授修订。杜德栎、任永泽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本书既可以供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教师职后培训、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一般读者了解教师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的读物。本书在编写时参考了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谨此谢忱!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同行和专家批评指正。杜德栎2024年10月于华南师范大学
1.内容全面,系统阐述:本书涵盖教师职业道德、法律地位、权利义务及教育法律理论与制度等核心知识。2.丰富资源,助力自学:(1)随书附赠课程课程学习视频、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每章章后附有“真题自测”,方便读者深入理解与复习。(2)提供配套教学课件,方便任课老师进行教学。3.法律法规,紧跟时代:文前一书一码附有与课程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纲要,确保读者掌握新的教育政策。4.实战导向,学以致用:通过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依法治教能力。
杜德栎 ---------------------------- 杜德栎,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三级教授,学校优势重点学科教育学学科带头人,课程与教学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理事。任永泽 ---------------------------- 任永泽,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近年来在《教育发展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论教育知识普适化的危机》《教育研究原创性不足的表征》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全文转载。主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主持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粤台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研究项目1项。出版专著一部,主编教材两部。论文《论教育知识普适化的危机》获吉林省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当下教师的职业行为和心灵修炼需要教师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双重调节",《中小学教师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一书旨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法律法规综合素养。本书分上编和下编。上编侧重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大道德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下编重点探讨了国家依法治教、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学生权益保护等问题。本书具有实用性、学术性、精品性等特点。它不仅可以作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材和备战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自学用书,也可以作为教师职后培训、促进专业发展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