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1第2章 电网的电流保护 ······················· 23第3章 电网的距离保护·························88第4章 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 151第5章 自动重合闸 ·············· 165第6章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 192第7章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 222第8章 母线保护 ·············· 249第9章 微机保护 ·············· 272附录A 常用文字符号 ····························312 附录B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315参考文献 ··········································· 314
第3版前言继电保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继电保护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科学的理论,也需要处理工程问题的技巧。传统的保护已退出现场运行,究其原因,并非传统保护的性能、原理不完善,而是实现手段上有限制。目前虽然广泛应用微机保护,但传统保护对当代继电保护工作者仍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因此,本书在修订中仍保留了部分传统保护的内容。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以党的二十大报告 “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精神为引领,总结编者多年来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编写而成。为了保持继电保护学科的完整性及先进性,在第3版修订过程中,仍然采用第2版中9章的编写体例,但更注重教材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优化内容如下。 (1)在内容上,充实了继电保护的新技术,删除了已淘汰的保护原理与技术内容。 (2)注重教材新形态的应用,在多处设置二维码,使知识可视化、延伸化。 (3)充实了大量的习题,题型、题量更为丰富,而且更加注重与生产运行一线的联系,每章末以二维码形式给出参考答案。本书编写分工如下:陕西理工大学马永翔编写第1、2、3、6章及各章习题与答案;西安工程大学邵文权编写第4、5章;陕西理工大学吴耀华编写第7、9章;陕西理工大学闫群民编写第8章;陕西理工大学马卓成绘制了部分图形,完成了附录的收集、答案的校对,并对视频进行了编辑工作。全书由马永翔统稿。本书承蒙清华大学董新洲教授主审,在审阅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深切谢意。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参阅了许多文献资料,还得到了电力系统有关部门的帮助,在此向相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编者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1)在内容上,充实了继电保护的新技术,删除了已淘汰的保护原理与技术内容。 (2)注重教材新形态的应用,在多处设置二维码,使知识可视化、延伸化。 (3)充实了大量的习题,题型、题量更为丰富,而且更加注重与生产运行一线的联 系,每章末以二维码形式给出参考答案。
马永翔 ---------------------------- 陕西杨陵人,1965年生,陕西理工大学教授(三级),校级教学名师。陕西省高等学校教指委能源与动力工作委员会委员,IEEE PES中国理事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委员会交直流混联电网保护控制技术分委会副主席,中原电气实验室战略咨询委会委员,《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编委。长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等技术。先后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等规划教材3部,其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009年12月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高电压技术》2015年7月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2011年6月获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一五”规划优秀教材一等奖,2021年1月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继电保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继电保护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科学的理论,也需要处理工程问题的技巧。本书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2版的基础上,根据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对部分章节内容作了修改和充实而成的,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绪论、电网的电流保护、电网的距离保护、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自动重合闸、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发电机的继电保护、母线保护、微机保护。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