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Information

国际私法

丛书名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

作者何其生 著

版次1

书号34402

ISBN9787301344026

字数605千字

开本

页数388

出版年2023

定价¥69

法律文件缩略表第一编国际私法总论第一章国际私法的概念与范围第一节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一、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二、 国际私法的主要任务三、 国际私法的调整方法第二节国际私法的范围和价值一、 国际私法的范围二、 国际私法的价值第二章国际私法的渊源第一节国内法渊源一、 国内立法二、 国内判例第二节国际法渊源一、 国际公约二、 国际惯例三、 中国法的规定第三章国际私法的历史第一节国际私法的萌芽一、 罗马法时代二、 种族法时代与绝对属地法时代第二节法则区别说时代一、 意大利的法则区别学说二、 法国的法则区别学说三、 荷兰胡伯的国际礼让说四、 法则区别说与早期国际私法的成文化第三节19世纪的国际私法学说一、 斯托雷的国际礼让说二、 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三、 孟西尼的三原则四、 戴西的既得权说五、 19世纪国际私法的成文化第四节20世纪的国际私法理论一、 美国二、 欧洲大陆国家三、 苏联东欧第五节中国国际私法的发展一、 古代中国国际私法的发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私法第六节国际私法理论发展总评第四章国际私法的主体第一节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一、 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一般制度二、 中国法的规定第二节自然人一、 自然人国籍的冲突及其解决二、 自然人住所的冲突及其解决三、 惯常居所第三节法人一、 法人的国籍二、 法人的住所三、 外国法人的认可四、 中国法的规定第四节国家一、 国家作为国际私法关系主体的特殊性二、 国家豁免的含义和内容三、 国家豁免的理论四、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评述五、 中国国家豁免的主要立场第五节国际组织一、 国际组织作为民事关系主体的特殊性二、 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特权与豁免第二编法律适用法第五章冲突规范与准据法第一节冲突规范的概念及类型一、 冲突规范的概念与特点二、 冲突规范的结构三、 冲突规范的类型四、 冲突规范的灵活化第二节连结点一、 连结点的概念二、 连结点的意义三、 连结点的分类四、 连结点的选择第三节系属公式一、 系属公式的概念二、 常见的系属公式第四节准据法的确定一、 准据法的概念及特点二、 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三、 普通法与特别法第五节特殊法律冲突下准据法的确定一、 区际法律冲突与准据法的确定二、 人际法律冲突与准据法的确定三、 时际法律冲突与准据法的确定第六章冲突法的一般问题第一节识别一、 识别的概念二、 识别冲突三、 解决识别冲突的方法四、 中国法的规定第二节先决问题一、 先决问题的概念二、 先决问题的构成三、 先决问题的准据法四、 中国法的规定第三节反致一、 反致的概念二、 反致的类型三、 反致的分歧四、 中国法的规定第四节外国法的查明一、 外国法查明的含义与性质二、 外国法查明的方法三、 外国法无法查明时的解决办法四、 外国法适用错误的救济五、 中国法的规定第五节法律规避一、 法律规避的概念与特征二、 法律规避的效力三、 中国法的规定第六节公共秩序保留一、 公共秩序保留的基本理论二、 公共秩序保留和法律规避的区别三、 中国法的规定第七章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第一节合同法律适用概述一、 涉外合同的含义二、 合同法律适用的历史沿革三、 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分歧四、 世界主要经济体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第二节一般合同的法律适用一、 意思自治原则二、 最密切联系原则三、 合同自体法四、 直接适用的法第三节特殊合同的法律适用一、 消费者合同二、 劳动合同三、 三资合同四、 不动产合同第八章非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第一节侵权行为法律适用概述一、 侵权行为的概念与分类二、 侵权行为的法律冲突三、 世界主要经济体侵权行为之债法律适用的规定第二节一般侵权行为准据法的确定方法一、 侵权行为地法原则二、 重叠适用侵权行为地法与法院地法三、 当事人共同属人法原则四、 侵权行为自体法五、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六、 对受害人有利的法律第三节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一、 产品责任二、 人格侵权第四节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一、 不当得利的法律适用二、 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三、 中国法的规定第九章物权的法律适用第一节物权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一、 物之所在地法原则二、 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范围三、 物之所在地法适用的例外第二节中国关于物权的法律适用一、 立法概况二、 不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三、 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四、 权利物权的法律适用第三节国有化及其补偿问题一、 国有化的概念二、 国有化的域外效力三、 国有化的补偿标准四、 中国法的规定与实践第十章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概述一、 知识产权概述二、 知识产权法律冲突三、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第二节知识产权地域性原则与管辖权、法律适用一、 知识产权地域性原则的发展二、 管辖权与知识产权地域性三、 法律适用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第三节中国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一、 知识产权归属、内容和效力二、 知识产权侵权三、 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第十一章婚姻家庭的法律适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结婚一、 结婚的实质要件二、 结婚的形式要件三、 同性婚姻第三节夫妻关系一、 夫妻人身关系二、 夫妻财产关系第四节离婚一、 离婚概述二、 离婚的法律适用三、 中国法的规定第五节父母子女关系一、 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二、 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第六节收养一、 收养的一般问题二、 收养成立的条件和手续三、 收养效力的法律适用四、 收养解除的法律适用第七节扶养一、 扶养的一般问题二、 扶养的法律适用三、 中国法的规定第八节监护一、 监护概述二、 监护的法律适用三、 中国法的规定第十二章继承的法律适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法定继承一、 法定继承的法律冲突二、 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三、 海牙《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四、 海牙《遗产国际管理公约》五、 中国法的规定第三节遗嘱继承一、 遗嘱的法律冲突二、 遗嘱实质要件及效力的法律适用三、 遗嘱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四、 遗嘱变更或撤销的法律适用五、 中国法的规定第四节无人继承财产一、 无人继承财产及其法律冲突二、 无人继承财产的法律适用三、 中国法的规定与实践第十三章票据的法律适用第一节票据的法律冲突一、 票据与涉外票据二、 票据的法律冲突第二节票据的法律适用一、 票据法律适用的原则二、 票据债务人的行为能力三、 票据行为方式四、 票据债务人的义务五、 票据追索权的行使期限六、 涉外票据的提示期限、拒绝证明出具方式七、 票据权利的保全与行使第三编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第十四章国际条约的适用第一节国际组织与统一国际私法一、 统一国际私法的国际组织二、 统一法的形式和规范三、 统一国际私法方法与统一法的形式第二节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一、 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二、 国际条约与国家法律体系的组成三、 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位阶关系四、 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五、 中国法的规定第三节国际私法条约在中国的适用一、 国际私法条约的概念二、 间接适用三、 直接适用四、 混合适用五、 按照国际条约解释国内法第四节当事人选择对我国未生效国际条约的适用一、 概述 二、 早期我国法院的实践分歧三、 司法解释的统一认定四、 未对我国生效条约在我国适用的限制第十五章国际惯例的适用一、 国际惯例的概念二、 补缺适用三、 当事人选择适用四、 直接适用第四编国际民事诉讼第十六章国际民事诉讼概述第一节国际民事诉讼的基础理论一、 国际民事诉讼的特殊性二、 国际民事诉讼程序与法院地法三、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诉和诉权四、 涉外民事诉讼在中国的识别第二节外国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一、 一般原则二、 外国人的诉讼行为能力三、 当事人出境限制四、 律师代理五、 领事代理六、 诉讼费用担保和救助七、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语言、文字第十七章国际民事诉讼的管辖权第一节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概述一、 管辖权的类型及其概念二、 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概念三、 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功能第二节国际民事诉讼的管辖权根据一、 国际民事诉讼的管辖权根据二、 英美法系:对人管辖权和对物管辖权三、 大陆法系: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四、 中国的涉外民事管辖权第三节国际民事诉讼的管辖权冲突一、 管辖权冲突及其原因二、 管辖权积极冲突及其解决三、 管辖权消极冲突及其解决第十八章国际民事诉讼中的送达第一节域外送达的概念与性质一、 域外送达的概念二、 大陆法系:“公”权力三、 英美法系:“私”的性质第二节《海牙送达公约》评述一、 《海牙送达公约》概述二、 《海牙送达公约》规定的送达方式三、 文书送达的相关规定第三节中国域外送达的立法与实践一、 条约途径二、 外交途径三、 领事途径四、 向诉讼代理人送达五、 向外国法人的特别送达六、 向外国自然人的特别送达七、 邮寄送达八、 电子送达九、 受送达人同意的方式送达十、 公告送达第十九章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取证第一节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取证制度概述一、 国际民事诉讼取证制度的概念二、 两大法系取证制度的不同三、 域外调查取证的范围第二节国际民事诉讼中取证的方式一、 请求书取证二、 外交代表或领事官员取证三、 特派员取证四、 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取证第三节我国的域外取证制度一、 中国到域外取证的途径二、 外国在中国取证的许可第二十章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第一节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概述一、 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概念二、 承认与执行的关系三、 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理论依据第二节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一、 原判决国法院具有合格的管辖权二、 诉讼程序具有必要的公正性三、 有关国家之间存在互惠关系四、 不违反被请求国的公共秩序五、 外国法院判决是确定的合法判决六、 外国法院判决不是通过欺诈获得的七、 不与其他有关法院判决相抵触第三节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程序一、 请求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提出二、 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具体程序三、 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程序第五编国际商事仲裁第二十一章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和性质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一、 仲裁及其分类二、 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三、 国际商事仲裁的种类四、 中国法的规定与实践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与性质一、 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二、 国际商事仲裁的性质三、 国际商事仲裁的优势第二十二章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概述一、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概念二、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形式三、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内容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效力一、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的概念二、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独立性三、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机构第二十三章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法律适用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概述一、 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的概念二、 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的立法模式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一、 当事人意思自治二、 仲裁地法或裁决地法三、 最密切联系原则四、 中国法的规定第三节国际商事仲裁程序问题的法律适用一、 仲裁程序问题的法律适用概述二、 仲裁程序法与仲裁规则三、 仲裁程序法适用的理论依据四、 中国法的规定第四节国际商事仲裁实体问题的法律适用一、 概述二、 国际商事仲裁实体问题准据法的确定方法三、 仲裁实体问题准据法的表现形式四、 中国法的规定第二十四章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一、 仲裁裁决的种类二、 对仲裁裁决的异议三、 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四、 重新仲裁制度五、 中国法的规定第二十五章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概述一、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二、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三、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四、 中国法的规定第二节联合国《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评述一、 互惠保留二、 商事保留三、 当事人提交的文件四、 承认与执行的费用限制五、 拒绝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理由六、 中国法的规定第三节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一、 中国与《纽约公约》二、 管辖三、 当事人提交的文件四、 申请承认和执行的期限五、 内部报告制度后记

版权所有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京ICP备090725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97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