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凡例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引据各本史记集解序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卷一三〇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本书为《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稿本的点校整理本。《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校勘体例仿阮氏《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出文注重保留底本面貌,其下罗列各版本异同,并汇辑王念孙、梁玉绳、张文虎等相关成果,间下精审按断。通校的《史记》版本达十五种之多,可谓一本在手而各本灿然在目,王欣夫先生称其为“校读《史记》之渊海”。此次校点整理,还为底本出文补充了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对应页码,方便读者对照使用。
(清)管世骏【撰】【清】————————————————————管世骏(1860—1919),字德舆,一字德夫,浙江黄岩(今台州)人。肄业于诂经精舍,光绪壬辰(1892)进士,官严州府教授。善书能诗,著有《管处士年谱》《台州外书订》《邑乘管窥》等。(清)王舟瑶【撰】【清】————————————————————王舟瑶(1858-1925),字玫伯,号默盦,浙江黄岩(今台州)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入杭州诂经精舍,十五年中举人,二十八年京师大学堂聘其为师范馆经学科及仕学馆历史科教习,民国建立后潜心收集乡邦文献。著有《默盫集》《京师大学堂中国通史讲义》《京师大学堂经学科学讲义》《光绪台州府志》等。张彧【校点】【中国】【现当代】————————————————————张彧,山东泰安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经学文献学、《史记》的文献学研究,在《文献》《大学图书馆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丰子翔【校点】【中国】【现当代】————————————————————丰子翔,山东威海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在《文献》《古典文献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民国初年,吴兴嘉业堂刘承幹影刻宋本前四史,聘王舟瑶校勘《史记》底本“宋蜀大字本”,校勘工作实际由管世骏完成,撰成《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并经王舟瑶审校。该校勘记原计划附于影刻本《史记》书后,然而由于卷帙太多,未及付刻,稿本今藏复旦大学图书馆。本书即为《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稿本的点校整理本。《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校勘体例仿阮氏《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出文注重保留底本面貌,其下罗列各版本异同,并汇辑王念孙《读书杂志》、梁玉绳《史记志疑》、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等相关成果,间下精审按断。通校的《史记》版本达十五种之多,其中,单行《集解》本有清道光间刘喜海汇集百衲本、明末毛晋汲古阁《集解》本,单行《索隐》本有明末毛晋汲古阁本,二家注合刻本有蒙古中统二年平阳段子成刻本、明白鹿书院刻本(旧刻本)、明天顺七年福建游明重刻元中统本、明正德十三年建宁府校刻元中统本,三家注合刻本有明嘉靖四年汪谅重刻黄善夫本、嘉靖六年王延喆翻刻黄善夫本、嘉靖九年南京国子监张邦奇刻本、嘉靖十三年秦藩朱惟焯刻本、崇祯元年程正揆刻本、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评注本有明嘉靖十六年李元阳刻《史记题评》、明万历初凌稚隆刻《史记评林》,可谓一本在手而各本灿然在目,故王欣夫先生称其为“校读《史记》之渊海”。此次校点整理,除了进行版本覆校、引文他校,还为底本出文补充了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对应页码,以便读者对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