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
第一节 民族与国家
第二节 中国的民族与民族关系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环境
第一节 公共管理环境概述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环境分析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的环境要素
第四节 从行政生态主义看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
第五节 优化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管理环境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组织
第一节 公共组织概述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组织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组织的问题及改革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组织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
第一节 关于政府职能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市场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能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体制
第一节 公共管理体制概述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体制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体制的优化
第六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财政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财政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
第五节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体制改革
第七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人力资源开发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部门职业伦理
第八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
第一节 公共政策基本原理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过程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主要公共政策
第九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法治
第一节 法治与公共管理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法治化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法制建设
第十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危机管理
第一节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危机管理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危机治理体系建设与完善
第十一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改革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改革的实践
第二版前言
岁月荏苒,转眼之间本书初版已近16年了。16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420个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均实现整族脱贫,困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2012年到2022年这十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2%。中国共产党兑现了自己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此外,跨越雪域高原的拉日铁路、拉林铁路,穿越沙漠与戈壁的和若铁路相继开通,“西电东输”“东数西算”……,这些巨大的发展变化,使本书之修订成为必需。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1.25亿,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64%,2.2万千米陆地边境线有1.9万千米在民族地区,141个边境县中有112个在民族地区,30多个民族跨境而居。民族地区地域辽阔,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同时大多也是边疆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地区。集这么多“区”于一身,足以说明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了解了这个“家底”,才能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懂得民族工作有多重要,做好民族工作有多不容易。
目前,民族地区发展虽已迈上新台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重,经济发展尚未完全嵌入“双循环”新格局;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不断增强,但影响交往交流交融的许多因素仍然存在;还有一些地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较低,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方位嵌入的格局尚未形成;国际反华势力在民族、宗教、人权、涉疆、涉藏等问题上频频发难,攻击抹黑中国,粗暴干涉我国内政,妄图使民族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冲突动荡的祸源,以达到其遏制甚至肢解中国的目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境外有种子、境内有土壤、网上有市场”的状况还没得到根本改变……凡此种种,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稳定与安全。
针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作出一系列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全面落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项任务,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动着“中国之治”的理论发展,中国公共管理学科须及时把握时代脉动,回应社会需求,不断拓展学科领域,积极构建中国自主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根据新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由原来的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5个,扩展到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卫生政策与管理、教育政策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应急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数字公共治理、城乡公共治理、全球治理11个。民族事务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其历史方位、主要任务、工作主线的发展变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巨大成就,均亟需公共管理学科与时俱进的引领和阐释。本书就是试图把公共管理理论与民族地区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尝试。此次再版,除了更新补充所有数据之外,还对初版中许多内容进行了增减,使之能够更好地体现时代之变、观念之变和学科之变。不当之处,敬祈读者指正。
李俊清
2024年4月
李俊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边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新疆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民委民族语文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长期从事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研究,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出版《新中国民族关系的回顾与前瞻》《族群和谐与公共治理》《现代文官制度在中国的创构》等专著18部,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篇研究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目前中国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共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
本书对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理念、公共管理环境、公共组织、政府职能、管理体制、公共财政、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法治、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把公共管理基本理论与民族自治地方实践相结合,开拓了一个新的学术领域。
本书初版于2011年获评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2年获评教育部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